健康講座「邁向逆齡人生的關鍵」--(下)
衡量老人健康的重點是「功能」還有不要「失能」!
主講人:陳亮恭醫師
世界衛生組織說,你要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不是健康,重點是功能,關心老人要關心功能。公共電視前幾年有特別介紹芬蘭,芬蘭有一個目標是人要到死亡之前的兩個禮拜才要來臥床,這是很積極的目標,所以當時公共電視有去一個小鎮採訪,在運動中心看到, 70、80歲老太太是可以翻筋斗的,他們就是一直在運動加強自己的體能,因為要達到他們的目標,老人們表示「老天爺什麼時候要帶我們走我們不知道,但是我一定要讓我的體能維持最好,一直到最後,到真的不行的時候再說」,因此平常的鍛鍊就很重要,所以他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做。我們現在台北市每區都有健康中心,裡面很多都是老人在運動,而且那些運動都比你想像中激烈很多,其實,老人做運動可以再多做一點點,強度可以再強一點點。
我們都知道癌症是一個很重大的疾病,但很少會聽到癌症患者的家屬被說成久病無孝子,可是中風跟失智就比較常聽說,因為要照顧的時間拉長了,所以很多的老人家會跟醫生說,生很多病他都不是很在乎,他只希望不要拖著,變成自己不開心、別人也不開心。失智是因為腦部的功能沒有了,記憶、判斷力沒有了,中風則是喪失活動能力,這就是「失能」,失能這件事很重要,會影響後面的養生,於是就會讓我們思考,我們要怎樣去做可以達到「健康老人」這個目標?
第一、身體功能要維持好,就是不要失能,每天都能走能跳。
第二、心智的健康要維持好,不要失智不要憂鬱。重點是要去享受生活,如果能做到這些,那你個人就是一個成功的健康老人的範例了。